8月24日,由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科技創新與產業促進工作委員會和康復工程分會主辦的“康復?外骨骼機器人的發展”研討會于線上舉行。程天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OO張繼宇張總從外骨骼企業發展角度分享了「外骨骼新十年」從康復醫療到人機共生的美好愿景,大連理工大學副教授辛桂陽辛教授從技術科研出發,闡述了外骨骼從輔助到自主的發展趨勢。
研討會期間,還邀請了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趙國如、上海市養志康復醫院(上海市陽光康復中心)副院長祁奇以及國科嘉和合伙人廖潔瑩,分別從科研、學術、院方使用和商業化的角度出發,就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科技智慧康復發展進行交流討論。凡卓資本副總裁周怡擔任主持。
分享會上,各方從康復外骨骼機器人的發展驅動因素、臨床應用場景、技術創新突破、海外競爭市場以及商業化落地等方面發表相關看法。
環境、政策、市場多方因素 推動康復醫學發展新契機
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近年來國民康復需求量顯著提高,老年人在康復醫療服務人群的占比中接近30%。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 2010年至2020年,我國60歲、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分別上升了5.44、4.63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隨著我國老年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改革開放為國民帶來物質水平的提升,我國國民康復意識和支付能力也隨之提高,成為推動康復行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祻托袠I正進入快速發展期,中國康復醫學正遇黃金發展契機。
多領域技術創新融合 適配多康復場景應用
依據現階段外骨骼發展與康復產業應用實踐,未來康復外骨骼機器人將會朝著更加智能化、便捷化和多場景適配化發展,以全面滿足人們的康養需求。機器人的智能化主要體現技術上,通過如腦機接口,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合革新,強化設備與穿戴者的主動交互,實現設備使用的自主可控;便捷化則從產品設計出發,一方面結合不同的材料應用,解決現階段康復外骨骼相對笨重的本體機身問題。另一方面關注使用體驗,簡易化設備操作使用。最終實現多康復場景的產品適配。
醫養結合 智慧康養 有效推動商業化落地
康復外骨骼機器人的發展終歸要回到解決人口老齡化下持續增加的康養需求問題上,除了通過科學技術融合,助推醫養結合也是應對這一挑戰的重要舉措。醫養結合,不僅要求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也意味著要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康養服務。順應國家《關于加快推進康復醫療工作發展的意見》政策,推動康復醫療資源下沉,鼓勵民營力量建設康復領域,正是企業全面推進商業化落地的良機。
與此同時,未來的康復外骨骼發展當然也離不開創新康復醫療服務模式以及覆蓋社區和居家康復醫療建設。此時數字智能化的基礎設施建設顯得尤為關鍵,在實現專業規范、質優價廉、多元可持續的康養服務落地,提升產品與服務的商業價值方面起決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