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福棠兒童醫學發展研究中心兒童康復專業委員會和北京康復醫學會兒童康復專業委員會主辦的首屆兒童外骨骼臨床康復技術交流論壇于線上舉行,推動兒童步行康復醫工融合和成果轉化。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院長倪鑫院長、北京康復醫學會秘書長李廣慶秘書長為論壇致辭。來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河南省兒童醫院、湖南省兒童醫院、北京博愛醫院以及黑龍江省海員總醫院等多家醫院的業內專家參與交流。程天科技創始人兼CEO王天博士作為企業代表,各方就兒童外骨骼的臨床康復技術展開討論。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院長倪鑫院長在致辭中表示,北京兒童醫院,作為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一直以來致力于通過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有機融合,促進兒童康復的發展,“一切為了孩子”。也希望通過此次兒童外骨骼的技術交流,鼓勵更多醫企結合,實現兒童康復體系的蓬勃發展。
北京康復醫學會秘書長李廣慶秘書長也表達了對推動兒童康復發展的支持,北京康復醫學會也十分希望通過學術交流和先進技術融合,實現綜合醫院、??漆t院,甚至是社區醫院能夠具備持續穩定,標準規范的兒童康復治療,提升兒童康復的普及性。
論壇期間,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康復科主任呂忠禮從宏觀的角度就下肢外骨骼機器人在兒童康復中的應用趨勢進行了分享,認可康復醫療的高科技含量正在增加,康復機器人技術正在實現人類功能代償的新高度。兒童外骨骼的應用也正是通過技術優勢,多種訓練模式優勢實實在在地幫助康復兒童。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院長龐偉院長針對腦癱兒童康復發表了相關看法,根據臨床數據結果,下肢外骨骼康復機器人在改善腦癱兒童行走方面潛力巨大?;趦和轮夤趋赖闹委?,可為腦癱兒童提供密集、重復和任務導向的訓練,改善兒童運動功能。臨床使用兒童也表現出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訓練,兒童父母表現出更強的成就感。當然,希望隨著醫工結合的更加緊密,兒童外骨骼有更為輕便靈活的升級,方便居家場景使用。
湖南省兒童醫院康復中心主任胡繼紅主任從脊髓損傷兒童康復角度出發,探討兒童外骨骼康復技術的應用。胡繼紅主任表示,兒童脊髓損傷占比高且多為運動損傷。兒童康復外骨骼的應用能夠給予兒童運動功能以支持,通過增強本體輸入,改善步行異常,增加肢體活動度,促進各項功能恢復,預防并發癥。臨床案例展示,兒童外骨骼康復技術對脊髓損傷康復十分重要。
在圓桌討論中,業內治療師嘉賓和企業嘉賓分別從兒童外骨骼康復技術的使用價值、康復應用價值、臨床價值以及科研價值展開討論。
北京兒童醫院康復科主管治療師長王巖從設備實操出發,表達了能夠使用高科技康復器具的欣喜。對康復治療師而言,幫助低齡兒童步行康復師尤其困難,訓練多需通過手動控制,工作量大,且效率無法保證。使用兒童外骨骼進行康復,按照操作流程規范,基本可以保障使用安全。而包括站立訓練、站立訓練以及等速肌力訓練等多種模式確保了康復訓練的多樣性。
黑龍江省海員總醫院主管治療師長李鐵男表示,期待兒童外骨骼應用已久,兒童外骨骼技術應用見證著康復輔具從機械化到智能化的升級,從單純的關節活動,到游戲化、場景化的康復訓練,有效解決傳統康復輔助技術的不足,也很期待未來的家居化的兒童外骨骼。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物理治療科副主任欒天明主任分享稱,對于腦癱兒童和功能障礙兒童康復而言,家長的終極期待是希望兒童能夠走起來。兒童外骨骼康復的優勢正是在于其動靜步態的結合,能夠確保步行訓練的重復性、一致性以及有效性,解放治療師。設備的智能一體化也能夠激發兒童減重行走的創新可能性,為腦癱兒童康復分析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為后續康復課題研究和論文發表奠定基礎。
程天科技王天博士從技術科研角度出發進行了相應解讀,認為兒童外骨骼康復技術的科研價值在于四個維度,首先是機器人技術在醫療康復領域的全新探索;其次結合數字化康復量表評估與臨床實踐,發掘學科融合規律,實現不同的案例組合,不同的療法組合,并驗證其安全有效性,甚至是患者的依從性;之后借助機器人技術解決人力所限,建立創新療法體系,豐富多元化機理驗證,標準化康復方法;最終實現可持續的綠色智能化康復數據采集與管理,拓展關注用戶的全生命周期恢復和成長,打造家庭社區康復服務。
提及康復機器人未來的發展趨勢,王天博士有著這樣的規劃,從康復這個大需求出發,從外周協助康復到神經融合,深度結合腦電、肌電、近紅外腦功能等神經技術,不斷精細化產品與服務,滿足康復人群的個性定制化需求。而產品的優化將會充分考慮到治療師的專業需求,康復人群的便捷使用以及智能數字化的反饋等方面,從康復專用設備,到康復與輔具融合使用,康復機器人可能會出現在生活中的任何場景。王天博士憧憬未來人類與康復機器人的共生,康復人群穿戴使用康復機器人,融入社會,快樂生活。
隨著技術的開發和進步,一定會有更好的科技應用,造福兒童康復,為人類健康事業做出巨大的貢獻。兒童康復醫學的發展能夠為患兒的身心健康帶來全面保障,大家也十分希望通過業內學術交流,醫企多學科技術融合,博采眾長,開拓視野,努力提高兒童康復服務水平,傳播兒童康復的新理念,助力廣大患兒回歸社會,健康生活。